1. 首页 > 星座时间 > 文章页面

湛江算命最准的是哪里(陆河排子鼓是什么曲子)(湛江霞山步行街算命很准)

名单公示啦 德庆孔子学校一年级新生 户籍生 录取情况来了,什么时候领通知书

本文目录

陆河排子鼓是什么曲子海丰丽江的历史端午挂艾草菖蒲的诗句

客家特色音乐文化组织:排子鼓。

排子鼓,又名:翠乐轩。是陆河客家地区(含揭西上砂、五云原吉康区域),民间一些活动:祭祀、求神、丧葬、驱邪打红、宗族宗教庆典、等等。还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河田高景—撑景》出游的必备民间乐队。

岂有此理 宁波一85岁高龄老人因拆迁被儿子打,网友 这什么世道

排子鼓的乐队组织人员不多,约为五~六个人,由鼓、锣、丢锣、唢呐、钚(陆河客家音叫车子,拼音chen)乐器构成。即是一个人打鼓,一个人打两个锣,一个打丢锣,一个人打车子,一两个人吹唢呐。在凑乐过程中,以敲鼓的节奏为准,听从鼓音的敲打进行转变曲调。

排子鼓的曲调,听起来一直以来都是参差不齐,但是他们组织中一定都会看事情而奏曲,看事情是喜事或丧事而定。如逢的是喜事,在没有起鼓之前,他们必然会将鼓系上一条大红布,表示遇上喜事,为主事祝贺红红火火。而遇上丧事,则免去锣鼓系红布了,表示白事为逝者一种默哀。

排子鼓,在陆河原吉康地区,是民间一些活动不可缺少的乐队。尤其是春节正月、年尾岁末,一些村落集体的求神活动,答谢神恩中的主要场合配曲,为集体村迎神,送神的游行队伍活动。还有我们每一位身边的逝世办丧之事都是不可缺少的乐队调奏。其次,逢上清明佳节,大型祭祀扫墓时的猪羊大祭场合,都会有排子鼓的参与。其中,办丧事的排子鼓工作比较辛苦,也就是在丧事出殡的那一天为主,必须要赶有早餐之前到丧事办理场所奏响几次。直至逝者中午出殡,配合好法道士(和尚)的一些礼仪活动,再参与到送逝者的路上出行。最后到晚上再次配合好法道士为逝者做官灯的礼节完毕后方可回家,排子鼓这一天占有主导的活动奏乐角色,让活动组织有声有色的进行。

清明佳节,扫墓祭祖,一方水土一方习俗。我们陆河吉康也就是继承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相互结合,清明扫墓陆河吉康社区数年来对于清明祭祖是十分重视的。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们祭祖方式也就不断提高,每每老祖宗或裔孙众多的墓地,或一些土豪贵族都会考虑给祖上一次猪羊大祭,一样邀请排子鼓的参与,在祭祀过程,理先执事都会让裔孙跪拜,在排子鼓的轻度奏乐中,为祖上祝酒敬酒,更是一体现了陆河吉康客家的的敬祖之礼。

除了我们一些佛,神教中的一些活动需求排子鼓的参与,陆河吉康也还有拜天主上帝的基督教也会邀请排子鼓的活动奏乐。但是天主上帝的一些活动相对比较简单,任务轻松。

排子鼓,在我们陆河古老吉康社里是俱有历史性的文化遗产,更是陆河吉康客家生活习俗礼节上寄托的主要场合奏乐。但是目前为止,排子鼓的组织人员多数已是接近老龄化阶段,许多年轻人不愿参与其中的培训与实践,同时又希望我们为了弘扬并继承吉康客家文化的精神物质文明的创举中,正确认识排子鼓的各种参与活动,有排子鼓的奏乐,并非是丧事活动,更希望的是喜庆活动。

排子鼓的生存与继承,更希望有兴趣者为着节奏去培训,去为着我们吉康客家历史文化遗产中发扬更特色的小小乐队,或许在五~六个人中,在每次参与活动中,实行统一服装搭配,为活动增添气氛。同时又希望有关部门为着吉康客家的民间组织乐队得到认证的审批及保护。在社会的发展,新时代的潮流交响曲,相信我们陆河吉康客家的排子鼓,更是俱着吉康社区民族特色民间的音乐文化。

1.丽江的历史

丽江古城在南宋时期就初具规模,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自明朝时,丽江古城称“大研厢”,因其居丽江坝中心,四面青山环绕,一片碧野之间绿水萦回,形似一块碧玉大砚,故而得名。

丽江战国时属秦国蜀郡。汉属越郡。

三国属云南郡。南朝为遂段县,大约在此时纳西族先民迁于此。

唐时曾为姚州都督府地,后为吐蕃,南诏地,称桑川,属剑川节度。

宋为大理善巨郡地,开始建城,忽必烈南征大理,以革囊渡金沙江后曾在此驻兵操练,“阿营”遗址仍在,当时居民已有千余户,至元十三年改为丽江路,丽江之名始于此,以依傍于丽江(金沙江古名)湾而得名。

明末已具规模,日渐繁荣,本地土司木氏所营造的宫室非常华美,徐霞客在游记中谓其“宫室之丽,拟于王者”,而丽江府“富冠诸土郡”。《明史云南土司传》则言“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府城大研之名亦始于明代。以其位于丽江坝子中心,四周青山环绕,形似一巨砚,故名大研(砚)厢。

清为丽江府。雍正元年(1723),改土设流,结束木氏土司元代以来的世袭统治。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丽江县。

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成功,填补了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

传说

相传金沙江、怒江、澜沧江是三姐妹,父母要把她们嫁往西方,大姐怒江只会发怒,二姐澜沧江只会发急,三妹金沙江姑娘娴静稳沉,暗约两个姐姐往南逃去。来到丽江石鼓,两个姐姐执意继续南游,金沙江姑娘却立志去太阳升起的东方,就告别姐姐,毅然转身东去,于是形成了“长江第一湾”。

父母派玉龙、哈巴两兄弟追截出逃的三姐妹,两兄弟来到丽江白沙,面对面坐着挡住去东方的路。两人跑累了,就约定轮流守候,谁放走姐妹就按家法问斩。玉龙睡着了,轮到哈巴守候,金沙姑娘见状,就放轻脚步,唱起了优美的催眠歌。她一连唱了十八支,哈巴听着听着也睡着了。金沙姑娘乘机从他们的脚掌间溜了过去。

玉龙醒来,见金沙姑娘早跑到东方去了,而哈巴还在酣睡,只好按家法砍下哈巴的头,随即转过背去痛哭。两兄弟从此化成了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他俩之间形成了虎跳峡,而金沙姑娘唱的十八支歌变成了虎跳峡的十八滩。

2.丽江的历史文化

丽江古镇叫大堰古镇

传说似乎是这样

其实现实就是传说。.身处其竟,就感觉象传说。

它的古老,.神秘就是传说。

只是.1996年2月3日,丽江地区发生7.0级地震,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主震发生后又发生余震2529次,最大的一次为6级.

之后很快进行的重建.

现在的古城..其实就是新重建的。

民间.到没什么特别的传说

这个是导游给游客的介绍.

丽江古城又叫大堰镇,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组成,大研古城是它们的集中代表,所以人们常常把它叫作大研古城或大研镇。而且大研古城位于丽江盆地的中心,古城的西南角耸立着酷似书天巨笔的文笔锋,丽江盆地则象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砚台,古时“研”和“砚”相通,所以古城叫大研。说话间我们便到了古城,城口最引人注意的应该是一双水车吧,有人说它是子母水车,也有人说它是情人水车。过去古城里就有水车,今天在一些偏远之地也在使用。

古城形成于南宋后期,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三万人,1986年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除了同苏州古城一样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外,还在古城选址、街道和房屋布局、纳西民居等方面别具一格。

3.丽江古城的历史

丽江古城经由历代木氏先祖主持建设。追朔“丽江人”的建筑史,从古代的洞穴居、树巢居、井干式的木楞房发展到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阁楼”的古城民居模式。古城民居的平面特点是以院子为中心,内向的庭院组合,厦子(外廊)是纳西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1254年丽江木氏先祖归附元世祖忽必烈,在古城设三赕管民官,其建制隶属于茶罕章管民官,公元1276年,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公元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设丽江军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赐姓木并封为世袭知府。丽江古城、丽江军民府(木家院),其建设别具一格,气势恢弘,亦是当时木氏家族政治、经济、权力的象征。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丽江游记中写道“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民居群落,瓦屋栉比”。就是对当年丽江古城之繁盛景观的真实写照纳西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民族,由于丽江处在南丝绸之路的口岸及茶马古道上。是滇藏贸易的集散地。从公元 1253年,忽必烈驻军丽江带进了外来文化,后期受中原文化影响,如藏传佛教、道教,直到20世纪初,又受到基督教文化影响,加上纳西民族古老的东巴教、东巴经、东巴象形文字、东巴绘画及被称为元人遗音的纳西洞经古乐等。凡此种种,都能兼收并蓄,共存发展。这些文化影响更增添了丽江古城的内涵。

古城之美还在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的自然与和协,古城西北方30公里处是海拔5596米,至今尚未被人类征服的玉龙雪山及第四世冰川遗迹。玉泉水分西、中、东三大主流,流入古城区分成若干支渠,使水网与五花石铺就的道路网相互交织,真有“家泉水绕诗咏,户户垂扬入画图”之妙。引得许多中外建筑学家赞叹,素有“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的美称。一直以来,无数海内外游客被古城、雪山所吸引,纷至沓来,在古朴自然、幽雅宁静的古城中流连忘返。

4.丽江的历史沿革

丽江古城在南宋时期就初具规模,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

丽江战国时属秦国蜀郡。

汉属越郡。

三国属云南郡。

南朝为遂段县,大约在此时纳西族先民迁于此。

唐时曾为姚州都督府地,后为吐蕃,南诏地,称桑川,属剑川节度。

宋为大理善巨郡地,开始建城,忽必烈南征大理,以革囊渡金沙江后在此驻兵操练,“阿营”遗址仍在,当时居民已有千余户,至元十三年改为丽江路,丽江之名始于此,以依傍于丽江(金沙江古名)湾而得名。

明末已具规模,日渐繁荣,本地木氏土司所营造的宫室非常华美。徐霞客在游记中谓其“宫室之丽,拟于王者”,而丽江府“富冠诸土郡”。《明史云南土司传》则言“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府城大研之名亦始于明代。以其位于丽江坝子中心,四周青山环绕,形似一巨砚,故名大研(砚)厢。

清为丽江府。雍正元年(1723),改土设流,结束木氏土司元代以来的世袭统治。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丽江县。

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属丽江地区。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成功,填补了中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

丽江的文化在1723年清朝改土归流政策以后成为一个纳西文化和汉族文化的综合体。比起金沙江西岸中甸白地(纳西东巴教发源地)的纳西人和金沙江东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丽江坝区的纳西社区受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和同化,这种同化过程在1996年的丽江大地震和此后旅游业的发展中逐步加速。

2003年4月,丽江撤地设市,将原丽江地区改设为丽江市,并将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为古城区及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5.关于丽江古城的历史或传说

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它位于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丽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古城之一。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遗产遴选标准:丽江古城根据文化遗产遴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批准时间:1997年12月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云南省的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1997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上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编号:200-017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两个没有城墙的古城之一。(另一个是歙县)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可知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大研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浓烈人文气息的小城,明亮的阳光下,总会有步履缓慢的上了年纪的纳西老人悠闲地踱步,他们身着藏满历史的靛蓝色衣服,头戴红军时期的八角帽,对眼前身后猎奇的目光视而不见、不屑一顾。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境相

丽江古城得益彰。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中心,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古城大水车旁有一块大屏幕,每日播放的歌曲即是古城最受欢迎最有特色的歌曲,其中《纳西净地》是较为出名的歌曲之一。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桥梁354座,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桥梁的形制多种多样,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修建于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其中以位于四方街以东100米的大石桥最具特色。

古城内的木府原为丽江世袭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于元代(公元1271~1368年),1998年重建后改为古城博物院。木府占地46亩,府内有大小房间共162间。其内还悬挂有历代皇帝钦赐的匾额十一块,它们见证了木氏家族的盛衰历史。

位于城内福国寺的五凤楼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楼高20米。因其建筑形制酷似五只飞来的彩凤,故名“五凤楼”。五凤楼融合了汉、藏、纳西等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稀世珍宝和典型范例。

白沙民居建筑群位于丽江古城以北8公里处,这里曾是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丽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筑群分布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上,中心为一梯形广场,一股泉水由北面引入广场,四条巷道从广场通向四方,极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筑群的形成和发展为后来丽江古城的布局奠定了基础。

束河民居建筑群位于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处,是丽江古城周边的一个小集市,建筑群内民居房舍错落有致,布局形制与丽江古城四方街相似。青龙河自建筑群的中央穿过,建于明代(公元1368~1644年)的青龙桥横跨其上,青龙桥是丽江境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石拱桥。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城市布局错落有致,既具有山城风貌,又富于水乡韵味。丽江民居既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丽江古城包容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纳西民族的兴旺与发展,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6.丽江虎跳峡的历史来历

传说一

传说那时候丽江统治者--木老爷富极一时,身边有不少能人才子。其中有一个特能算命。一天,替木老爷算算,据说木老爷生时大富大贵,但是死后却无棺材可用。木老爷大惊,从此在他所要经过的任何地方,每隔十里地就放

置一口棺材以和命运作抗争。一天,天气极好,木老爷心情极佳,是骑着自己的坐骑-头老虎,沿金沙江边走去。江水汹涌澎湃,江岸风景如画。人虎到了一个较狭窄地段,老虎纵身一跃,往江中间的一块大石头上跳去。老虎着落了,人却再也没有和虎同时着落,而是早已掉入了滚滚江水中。时间早已流逝,木老爷和他的老虎已早已不知何处去,但是却为后人留下了虎跳峡,虎跳石这些充满想象的名字。

传说二

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玉龙山、哈巴山,原是五兄妹。三姐妹长大了,相约外出择婿,父母又急又气,要玉龙、哈巴去追赶。玉龙带着十三把剑,哈巴挎着十二张弓,抄小路来到丽江,面对面坐着轮流守候,并约定谁放过三姐妹,就要被砍头。轮到哈巴看守时,玉龙刚睡着,金沙姑娘就来了。去路被两个哥哥挡住了,怎么办呢?聪明的金沙姑娘想起了哈巴有爱打磕睡的毛病,便边走边唱,一连唱了十八支歌。婉转动人的歌声果然使哈巴听得入了迷,渐渐睡着了。金沙姑娘瞅准这一机会,终于从两个哥哥的脚边猛冲过去,大声欢笑着飞奔而去。玉龙醒来见此情景,又气又悲,气的是金沙姑娘已经走远,悲的是哈巴兄弟要被砍头。他不能违反约法,抽出长剑砍下了哈巴的头,随即转过背去痛哭,两股泪水化成了白水和黑水,哈巴的十二张弓变成了虎跳峡西岸的二十四道弯,哈巴的头落在江中变成了虎跳石。

7.谁有丽江的历史知识

基本情况(一)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省和地区云南省丽江地区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三)遗产名称丽江古城(包括大研古城、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

(四)地图上的准确位置和地理方位标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99°23'至 1OO°32',北纬26。34,至27° 26,。

丽江古城位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中部,其地理坐标为束经100°14',北纬26°52'。(五)管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局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文化局概述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其地理坐标为北纬26°34'至27°26',东经99° 23'至100° 32'之间,面积7648平方公里,人口 32.9万人。

这里居住著纳西、栗栗、普米、汉、白、彝、藏等十多个民族。其中、纳西族18.4万人,占总人口的57%。

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南端的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北部过渡的衔接地带,丽江的气候受南亚高原风影响,干湿季分明,温度变化不大,周围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丽江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递降。

海拔最高点在玉龙山主峰扇子陡为3396米,最低海拔在金沙江河谷,为1219米,高差达4337米。早在十万年前,已有旧石器晚期智人“丽江人”在这里活动。

金沙江河谷洞穴岩画的发现和众多的新石器、青铜器、铁器的出士等证明丽江是中国西南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据史书记载,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丽江属秦国蜀郡,雨汉置遂久县,唐代先后归属吐蕃与南沼,宋时臣服大理国。

到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设丽江宣慰司,始称丽江。明代(公元1368"—16644年),设丽江军民府;清雍正元年(公元 1723年)设丽江府;民国时期(公元 1911—1949年)设丽江县;1949年7月成立丽江县人民***, 1961年4月改置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丽江古城座落在玉龙山下一块海拔2400米的高原台地上,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2世纪末至 13世纪中叶),总面积3.8平方公里。旧设土司衙署于城南,周围建宫室苑囿。

在一条东西主轴线上,排列著石牌坊、丹池、大殿、配殿、光碧楼、玉音楼等建筑物。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惊叹日:“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城北为商业区,以四方街为中心,四条干道呈经络状向四周延伸,临街均设商业铺面。城东为旧时流官府衙所在地,现存文明坊、文庙、武庙。

“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是丽江大研古城的一大特色。位于城北的黑龙潭为古城主要水源。

潭水由北向南蜿蜓而下,至双石桥处被分为束、中、西三条文流,各支流再分为无数细流,入墙挠户,穿场走苑,形成主街傍河、小巷临水、跨水筑楼的景象。水网之上,造型各异的石桥、木桥多达354座,使大研古城的桥梁密度居中国之冠。

丽江民居极富民族特色,平面布局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多院等多种形式。房屋就地势高低而建筑,以两层居多,也有三层,适用且美观。

作为古城主要居民的纳西族拥有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闻名遐尔的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白沙壁画等便是其重要的内涵。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大研古城集中体现了纳西族独特的人居环境、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风情。

其傅大精探的文化内蕴,为研究城市建筑史、民族发展史等提供了实贵的资料。它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特征(一)丽江大研古城 1、历史沿革(1)古城发展大事记南宋末年,丽江木氏先袒将其统治中心从白沙移至狮子山麓,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南未责佑元年(公元1253年),木氏先袒阿宗阿良归附元世袒忽必烈。实佑二年(公元1254年),在“大叶场”设三谈管民官,其建制隶属于茶罕章管民官;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茶罕章管民官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三跋管民官改为通安州,州治在今大研古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设丽江军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赐姓木井封为世袭知府;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木得在狮子山麓兴建“丽江军民府衙署”;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设丽江军民府,仍由木氏任世袭知府;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朝廷在丽江实行“改士归流”,改由朝廷委派流官任知府,降木氏为土通判;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第一任丽江流官知府杨铋到任后,在古城东北面的金虹山下新建流官知府衙门、兵营、教授署、训导署等,并环绕这些官府建筑群修筑城墙;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丽江军民府下增设丽江县,县衙门建于古城南门桥旁;民国二年(公元 1912年),丽江废府留县,县衙门迁入原丽江府署衙内;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在丽江设云南省第七行政公署及丽江县***; 1949年,设丽江专员公署及丽江县人民***, 1961年,设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 2)城市建设者宋末元初,由木氏先袒阿宗阿良兴建“大叶场”;明代,丽江古城的建设主要由历代木氏知府主持进行。明万历年间(公元1672年),知府木增兴建皇帝歙赐准。

8.海丰县的历史

海丰地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据东南沿海出土文物考证,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渔猎种植,生息繁衍。《禹贡》有九州之说,时海丰属九州中的扬州南境;《周礼·夏官·职方》称为藩服之地;春秋战国属南越;战国入楚称百越。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统一岭南,岭南地区设立三个郡:南海郡(治所在今广州)、桂林郡(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象郡(治所在今广西凭祥市)。南海郡下设四个县:龙川县、傅罗县、番禺县、四会县,龙川县东境又设揭阳戍(在今丰顺),以推行“和辑汉越”的政策。

海丰全境属南海郡傅罗县。至秦末,诸侯纷纷叛秦,前204年,新任南海郡尉赵佗为防北方动乱波及岭南,于是割据岭南三郡,自立为王,国号南越。

西汉建立以后,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西汉中央***为加强对南越国的管辖权,封名织者为南武侯,在南越国境内建立小诸侯国名南海,其国境在秦龙川县东境,相当于揭阳戍管辖的范围。南海国却因联合闽越与西汉***对抗,而被南越国收复,南越国更因胜战,将都城以南武侯之名号定名“南武城”,即今广州市。

海丰何时置县,史存二说。一说汉置,一说东晋咸和六年,析博罗置。

据[唐]杜佑《通典》和[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皆记海丰为“汉旧县”①。晋成帝六年析南海之东为东官郡,海丰县改隶东官。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闽越王郢出兵攻南越,南越请求内附。南越平定后,建为汉十三州之一的交州,又增设了两个县揭阳县(今潮汕梅榕一带)、中宿县(今清远一带)。

在汉代,海丰全境属交州南海郡傅罗县。东晋咸和元年(326年)析南海郡东部置东官郡。

咸和六年(331)年,从博罗县析出宝安县、海丰县、安怀县(今东莞市);同年,原揭阳县拆为海阳县、潮阳县、绥安县(今福建省云霄县)、海宁县等四县。海丰县,隶属东官郡,辖地包括现海丰全境及惠来、普宁、揭西之部分地区。

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并梁化郡、东官郡和南海郡一部分置循州(郡治今惠州),海丰改属循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循州改为龙川郡,海丰属龙川郡。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龙川郡复为循州,海丰划东部置安陆县(今陆丰县)。太宗贞观元年(627),安陆县复归海丰县,隶属岭南道循州。

武则天天授元年(690)改循州为雷乡州。玄宗天宝元年(742)改雷乡州为海丰郡(郡治在归善)。

肃宗乾元元年(758)复改为循州,属循州。五代十国时期,岭南一带为南汉所辖。

大宝元年(958),改循州为祯州,属祯州。北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因避太子趟祯之讳改祯州为惠州,海丰县属广南东路惠州。

元代海丰县属江西中书省广东道惠州路。明代海丰属广东布政司惠州府。

嘉靖三年(1524)海丰划出龙溪都合置惠来县。清代属广东省惠州府。

雍正九年(1731)海丰划出石帆、吉康、坊廓3都置陆丰县。海丰存兴贤、石塘、杨安、金锡4都。

旧志称:纵横不过270里,即东40里至白沙,东北50里至伯公凹,东南70里至大德港,皆接陆丰;西130里至鹅埠分水塘,西北80里至赤石大安峒,西南90里至小漠旺官圩,南50里至汕尾海,北40里至栅仔岭,皆抵归善(今惠阳)。民国2年(1913)属广东潮循道;民国9年撤潮循道,改属东江绥靖委员公署;民国19年属第十区行政视察专员公署(包括6县),后改属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包①杜佑《通典》和[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此两部书均为较早文献典籍。

明嘉靖《海丰县志》据《通典》持汉建邑说。括海丰、惠阳、博罗、陆丰、河源、紫金、新丰、龙门8县)。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至1952年1月属东江专区,1952年1月至1956年2月属粤东地区,1956年3月至1959年3月属惠阳专区,1959年3月至1983年8月属汕头专区,1983年9月至1988年2月属惠阳专区。新中国成立后,县区域废都约,实行乡镇建制。

1952年春,原属惠阳县的小漠、元澳2个建制乡,划为海丰县属。1958年冬原惠阳县的高潭区又划为海丰县属,至1962年7月高潭区复归惠阳县(今惠东县)。

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原海丰、陆丰两县的行政区域上设置地级汕尾市,并析海丰县南部沿海的汕尾、红草、马宫、东涌、田墘、捷胜、遮浪7镇建置城区;设陆丰县北部山区的河田、河口、新田、螺溪、水唇、上护、南万、东坑等8个镇设置陆河县。汕尾市管辖城区、海丰县、陆丰县、陆河县。

1992年底,市城区设出田墘镇、遮浪镇,新建红海湾经济开发试验区。1995年,设原陆丰所辖华侨农场为华侨管理区。

以上两区属市***派出机构。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陆丰撤县建市(县级市),由省***直辖,委托汕尾市人民***代管。

2011年5月21日,深汕特别合作区授牌仪式在广州举行。海丰县划出鮜门、赤石、鹅埠、小漠四镇总面积463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的“深圳汕尾特别合作区”的功能区。

2013年底,汕尾市城区、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梅陇农场、鲘门镇四地组合成汕尾红海湾新区。

1.关于端午挂艾草的诗句

关于端午挂艾草的诗句 1.关于端午插艾草习俗的诗句有吗

习俗来源:端午节本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至唐黄巾起义时,黄巢义军攻打中原地区,时值端午。当地官员于是放出风声:“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动员民众逃离家园,是为"走黄巢"。实际是使义军无法与民众接触,以制义军不断扩大之势。

中原地区某户人家,男人都外出了,家中只有一妇人与二个小孩,一小孩为亲生,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遗孤。亲生的小孩刚能行走,她嫂子的遗孤大她自己的小孩一岁。妇人一人带二小孩逃难,背着她嫂子的遗孤,却让自己刚能行走的小孩步行,但却落在后头。走不多远,遇一黄衣人,问:“嫂嫂为何不让大小孩走路,而让小的小孩走路?”妇人如实相告,黄衣人听后甚为感动,道:“你危难之中行忠义之事,已破黄巢之刀,黄巢已无法取你人头,其实你只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表示你家是忠义之家,黄巢便无奈你何。”言罢竟忽不见。妇人认为是仙人指点,于是回家依言而作,并沿途叫逃难之人插艾草可破黄巢之刀云云。因此妇人平时善良,多行善事,诸多民众都相信,依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不用“走黄巢”,在家中过端午节。

果然,义军过境,见家中插艾草的人家,无人打扰,随军的医生还为民众看病,问疾苦。一时妇人遇仙人指点之事在各地传开,平民之家,不再“走黄巢”,纷纷插艾草过端午,并效妇人行忠义之事。

其实,黄衣人是黄巢义军的前锋谋士,武艺高强。义军所到之处,都是无人村,义军无人支援,成了孤军。谋士知有蹊跷,化成便衣,独自寻找原因,遇是了妇人。忽然不见,只是纵身跳上大树隐藏起来了。谋士小施一计,不仅破了官府的:“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谣言,为义军获得民众支持,又使民众积德行善成风,世人于是将此传统继承下来,成为今天端午节“插艾草”的风俗。

陆河人为客家人,多为中原迁移到陆河。是以大都保持了“走黄巢”“插艾草”的习俗。

注:黄巢(?~884)唐末农民战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稍通书记,屡举进士不第,以贩私盐为业。家富于财,善击剑骑射。

关于艾草的诗:

七律端午(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还有些散碎的句子和对联:

门高无碍齐公子,海阔难寻楚大夫。

菖蒲驱恶迎喜庆,艾叶避邪保平安。

蒲剑冲天皇斗观,艾旗拂地神鬼惊。

松大夫招来百福,竹君子扫去千灾。

思无邪正心诚意,虑有德履泰临丰。

端阳艾叶如旗招百福,午日菖蒲似剑斩千妖。

盛世本无邪,寰宇长昭天子镜;德门原有庆,端阳亦镇赤灵符。

胜地纪中天,象取白芳占汇吉;翔风符正午,薰来引竹报平安。

2.端午节有关挂艾草的谚语

悬艾草: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3.端午节挂艾草是什么意思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於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日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也有地方习俗是挂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虫毒;山丹方剂治颠狂,榴花悬门避黄巢,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石榴皮为一常见的中药。而石榴花和黄巢的关系,还有一段故事。黄巢之乱的时候,有一次黄巢经过逼个村落,正好看到一个妇女背上背著一个较大的孩子,手上牵著一个年纪较小的,黄巢非常好奇,就询问原因。那位妇人不认识黄巢,所以就直接说因为黄巢来了,杀了叔叔全家,只剩下这个唯一的命脉,所以万一无法兼顾的时候,只好牺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黄巢听了大受感动,并且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就可以避黄巢之祸。

4.端午节挂艾草的含义

有地方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

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5.端午节挂艾草的作文

端午节到了,奶奶的门前挂了一串艾叶,浓郁的艾香弥漫开来,

房前屋后都可以闻到香味。关于端午挂艾叶,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据说,唐朝末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有一个叫黄巢的农民,他想推翻朝廷。一次,他准备去攻城。前一天他去查看地形,突然看见熙熙攘攘的逃难的人群中有一位妇女格外引人注目,她怀里抱着五六岁的孩子,手上牵着个两、三岁左右的小男孩。

黄巢过去问道:“为什么你要把大的抱在怀里,小的却牵着呢?”妇女说:“因为大孩子是我哥哥的孩子,小的是我的孩子,大孩子更重要,如果小的能和我们一起逃亡,就好了。如果不能,就只能听天由命了。”黄巢说:“你在家门口挂上艾叶,保你们一家老小平安无事。”

回去以后,好心的妇女让全城人民都知道了这件事。第二天,黄

巢就来攻城。他看见每家每户都挂上了艾叶,结果他信守诺言,决定放弃攻城。这样,全城的老百姓便安然无恙。

其实,艾叶的用处可多了,它可以驱蚊避邪,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呢!

6.端午节挂艾草的历史

艾为古今灸治的主要材料,因为艾具有其它温热灸所不能代替的效能,并适用人体各区穴位的各种灸法,所以《内经》把艾作为灸法的代名词。

艾草的认识艾,又名冰台、艾蒿、医草、灸草、蕲艾、黄草、家艾、甜艾、艾蓬、香艾。艾是古代人取火的重要材料之一,又因远古时代的医家用艾来灸百病,所以也把艾称作为灸草。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无意争颜成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这是古代诗人对艾草的真情描写。

艾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植物,在收载我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诗歌总集的《诗经》中就载有艾,《诗经》“王风▫采葛”条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风兮。”从这部公元前的著名诗集中载有“艾”的情况看,艾叶在当时的知名度已是很高的了,说明艾在公元前就已普遍应用了。

这种应用当然是以医学用途为主的,这一点可从与《离骚》同时期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一书的记载中得到证实。《孟子》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庄子》中也有“越人熏之以艾”的记载。此外,《春秋外传》有“国君好艾,大夫知艾”,孔璠之《爱赋》有“奇艾急病,糜身挺烟”等记载。

可见艾在当时已成为重要而常用的治病药物。艾在民俗应用上十分的普及,自古以来有着“清明插枊,端午挂艾”的习俗,端午节到来,老百姓在自家的门窗上挂上艾叶,用来“避邪”、“袪毒气”。

在一些经史书籍身上还记载着在端午节时“悬艾人、藏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等民间习俗的记载。*艾草的应用艾在中国的民俗史上的运用很广泛,但是它有真正作用确是在医药的运用价值上。

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曾写过两本《蕲艾传》和《人参传》,李言闻称赞艾叶“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此书可能是第一本专门论述艾叶的专著,这在中国几千年的草药史上,为一味地道药材而著书的只有“艾”,并把艾的价值和人参的价值相媲美。

在众多的草药中,艾的自身功效极为特殊,它既可内服又可外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为融合;灸之则透诸经而经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安康”这充分肯定了艾的功效,它被古人称之为百草之王。

艾叶在民间的应用十分普遍,在大部分地区还流行着这样一句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由此可见,民间对艾叶治病作用的肯定。如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要洗一次艾叶水澡,并将艾绒少许敷在囟门和肚脐上,可以预防感冒鼻塞或感染其它疾病。

产妇在产后三天和满月,都要进行一次艾汤沐浴,用以消毒辟秽,温运气血,可以预防产后体弱受病。成年人一旦感受风寒咳嗽,用艾一把煎汤洗脚,同时用艾叶七至九片,葱三至五根,煎汤温服取汗,即可造愈。

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儿童受寒而致腹痛泄泻,妇女痛经、经行不畅、少腹坠痛或崩漏带下等经寒症及妇女产后虚寒性腹痛等用艾制成围兜,兜其脐腹,效果显著。这些用艾方法在全国很多地方民间都习惯采用。

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自然生长于山野之中,我国各地均由生长,以湖北蕲州产的艾为最佳,叶厚绒多,疗效亦佳,故以蕲州艾为著名。艾在春季抽茎生长,茎高60-120厘米,叶形为羽状深裂,叶片尖端有不规则的粗锯齿,表面灰绿色,有白色毛绒,质柔软,折断为白色,秋季在茎梢上开淡褐色的花,有圆筒状的花冠,其中排列着小头状花序。

艾叶有芳香性气味,在农历的4-5月间,当叶盛花未开时采收。采收时将艾叶摘下或连枝割下,晒干或阴干后,置于石臼或其它器械中,反复捣碎,使之细碎如棉絮状,筛去灰尘、粗梗及杂质,留下的柔软纯艾纤维,即成柔软如棉的艾绒,其色淡灰黄,干燥易燃这为佳。

《本草纲目》中说:“拣去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箩去渣滓,去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用时焙躁,则灸火得力。”

艾绒质量的好坏,对施灸的效果也有影响,艾绒质量好,无杂质,而干燥,存放久的效力高,疗效好,反之则差。劣质艾绒,燃烧时火力暴燥,易使病人感觉灼痛,难以忍受,且因杂质较多,燃烧时常有爆裂的流弊。

在《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说明古人对艾的选择已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三年之艾就是陈艾,陈艾的优点是含挥发油少,燃烧缓慢,火力温和,燃着后烟少,艾灰不易脱落;而新艾则没有这些优点,新艾气味辛烈、含挥发油多,燃烧快,火力强,燃着后烟大,艾灰易脱落,容易伤及皮肤和血脉等等。故临床上应该用陈艾而不用新艾。

在《本草纲目》记载:“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7.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包粽子、放风筝、拴五zhidao色丝线、挂艾草、采茶等。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所以挂艾草是为了祈求平安、驱邪招福,同时又能驱赶蚊虫。

扩展资料: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的诗句:

《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回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午日处州禁竞渡》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端午日赐衣》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答

8.端午节采艾蒿打油诗

端午节的习俗最初是为了用艾蒿祛恶辟邪。

端午节,原为初民的巫节。农历五月五,在远古民俗中是个恶日。《风俗通》云:“俗说五月五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五日盖屋,令人头秃。”为了禳解,去邪避灾,民间早就流行了很多禳解之法。其中艾蒿就是重要的禳解之物。

蒿,草之高者。大凡老草较高者,都可以叫蒿。在蒿字前缀某字就叫某蒿。如,艾蒿,青蒿等。现代字典中指某些开小花,有特殊气味的草本植物叫蒿。

在诗经中,见到的蒿类植物不少,名目繁多。如,蘩,蒌,莪,艾,蔚,苹。

蒿类植物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一些特殊的含义。如,蓍草。在我国被叫作神草,用来求神算命。传说,天下和平,王道兴而蓍草长丈,其丛生满百茎。就是说,如果蓍草今年长的旺盛,此为天下太平之兆

鬼谷子 想不再被人欺负,这4个弱点要及时改,别再做 老实人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