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佛教和道教能同时信奉吗道教的传承还剩下什么出家人可以佛道双修吗佛教和道教能同时信奉。
佛教、尤其大乘佛教并不排斥其它信仰的共存,也不要求信徒放弃其它信仰。同样,道教也是多神多崇拜的宗教,同样不要求信徒放弃其它信仰,因此佛教徒同时是道教徒是可以的,中国历史上所谓“三教合一”便说明了这一点。当然,既当和尚又当道士,大约是不可以,也实在不太像样的。
但是,世界许多主流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信奉一神论,对其它偶像崇拜采取激烈排斥的态度,佛教、道教徒如果要同时成为这些宗教信徒,就需要放弃原有的信仰。
思想特点:
1、大乘佛教以佛陀的遗留原则(三法印或进一步总结的一实相印),来发挥佛陀众生平等,慈航普度,自觉觉他,利益救度一切众生为目的之本怀--菩萨道的菩提心。修持与教理体系上,大乘佛教更精深圆满,境界广大无艮,修行果位直趋无上菩提。大乘佛教的教义在小乘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显中道实相、八识与如来藏,六度万行与菩萨道,一心本净,众生平等众生亦可成佛等思想。从小乘的四谛、十二因缘到唯识学如来藏,三乘佛法一以惯之却在博大精深程度上节节增上,构成了完整的佛教体系。
2、弘法方法上,大乘佛教注重信仰与实践,强调实事求是,因地因人制宜(四悉檀),大乘佛教灵活开放、慈悲平等、普度众生、贴近生活。佛在古印度传播佛教教义,其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是众生平等,慈悲普度的理念,以反对婆罗门教的野蛮种姓隔离的等级制度。而此平等与普度的思想集中显现于大乘教义里。总而言之,大乘是佛陀教诲的根本精神所在。
扩展资料五时八教:
1、乃天台宗智顗大师判解一大藏佛教。以五时定释迦一代圣教说法之因由。以八教分别其说法之仪式(化仪之四教)与教法之浅深(化法之四教)。
2、分别述之。五时教判,有别有通。别五时,历然有序。通五时,因众生的机感不齐,故教法通于五时。其根机最钝的声闻大众,必须经过上面别五时的调停与陶铸,才能入于一佛乘实相。
3、而根性利者,不必经历五时,有的经历四番或三番的陶铸与调停,甚至随遇一法便可悟入一乘之理,因而,通五时义得以成立。蕅益大师特别注重通五时的意义,佛陀说法是神力自在,任运度生,根据实际情况而设方便之教,不可思议;虽有五时的区别,然绝不受五时所局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乘佛教五时八教
我先呵呵一下,也请您百度一下【道教】。你这种说法分明来自《茅山后裔》那部小说,并不是道教的教派的分法。如果这都能当真的话,《我当道士那些年》的【山医卜算命】这种说法也把很多无知的人给忽悠了。况按他那个剧情发展,后面《鬼灵报告》出现清微派不就矛盾了吗?道教其实现在主要分为全真和正一两大派,两派下面又分有各派。全真派一系主修内丹,以斋醮为次修。正一派一系主要修符箓斋醮法术,以练气为辅。通常所说的茅山派,其实在道教称之为上清宗,属于正一派。道教内其实并不流行算命占卜和风水这类的术数,没有哪个门派说是专门修这个的,而且也不作为必修课。正一派最早的是天师道,祖师为祖天师张道陵。与茅山上清宗、皂阁山灵宝派合称三山符箓。正一此外主要还有如净明道、清微派、神霄派、天心派(现今还在流传肯定不止,但如神霄派、天心派也已经从原来的极度兴盛到现今衰败)。全真派的祖师为五祖(东华帝君王玄甫,王玄甫教钟离权,钟离权授吕洞宾和刘海蟾,吕洞宾授王重阳,重阳授北七真。)门派如龙门派、遇仙派、南无派、华山派、随山派、仑山派、清静派为七真创立。全真还有南宗(同样出自钟吕一脉,南五祖为紫阳真人张伯端、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全真又有如武当派、纯阳派、蓬莱派、伍柳派等等。你看看《认识道教》。去道教之音网看看
宋仁宗问“道高还是佛大?
昔年宋仁宗皇帝驾设早朝,会聚文武两班朝贺已毕,诏选天师上殿礼毕问曰:“寡人要想皈依道释二门,未知何教为尊,哪教为大,你与寡人细讲明白,若道大,朕皈依道,佛大朕皈依佛”。
天师奏曰:“道乃三教一贯,只是各人行体相不同,故分三教,自古皇天无二道,圣人无二心,何异乎有大小?”
仁宗曰:“既然不分大小,待朕再问国师。”
又宣国师上殿礼毕问曰:“寡人要想皈依道释两教,不知何教为尊。”
国师奏曰:“我释为大,道门最小。“
天师闻言答曰:“你既要论其大小,我们当主公讲个明白,我将道家出世根苗说来你听,自混沌未分,鸿蒙未剖之时,虚无一点灵气结成一团元光,为无极之主乃化元始天尊,二化灵宝道君,三化太上老君,我老君一气化三清,三清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凝结而生万物住阴抱阳,生天生地生人生仙,生生化化无穷无尽。我祖太上老君八十一化,是玄中万法教主,历代帝王之师也,一阴一阳之谓道。未见说一阴一阳之谓佛,古今云天道地道人道鬼道,怎么不说天佛地佛人佛鬼佛,修道学道访道邦有道,那个说修佛学佛访佛邦有佛。自开天辟地,三皇治世,五帝为君,以至列国典章书籍未见有甚么和尚释教之说,你佛家从何起根,哪里为大,你又说来。”说得国师无言可答,愤怒就走,天师上前扯主说:“国师既要论其大小,当到主公正好表明根源,有何功劳,哪里该大从头说来,然何愤怒而去?吾再略说道家飞升成道者你听:
太上老君跨青牛飞升,
轩辕皇帝跨火龙飞升,
丁宁子跨白鹤飞升,
计然子跨金蝉飞升,
淮南子炼丹药服食飞升,
列仙子乘伏龙飞升,
金蝉子跨青鸾飞升,
杨武子成龙飞升,
文仲子四十二口飞升,
许旌阳三十二口拔宅飞升,
其余难以说尽。自古帝王明君都是拜道为师,哪有拜佛为师。
尧王拜广成子为师,
舜王拜赤松子为师,
禹王拜真定子为师,
汤王拜尹喜子为师,
文王拜姜子牙为师,
周易王拜袁天罡为师,
汉高祖拜张良为师,
光武拜邓中华为师,
刘玄德拜孔明为师,
唐高祖拜徐茂公为师,
我大宋太祖皇帝曾拜苗先生为师,
太宗皇帝拜陈抟为先生赐号希夷先生。
历代安邦定国功盖天下,你佛家功在哪里,德利何人,出自何时,然何不言?”
天师又曰:“佛是太上老君四十三化,化一金人,游至西域番邦胡地天竺国,从空坠下番王金殿莫能识认,议名曰佛开化此国吃斋念佛,男女向善,才立佛教。后至汉明帝夜梦西方来一金人,身背一展弓,斜插二支箭,天明设朝宣召文武上殿圆梦,因言此兆是一佛字,人言西方有佛,我主登基洪福当现,莫非西方之佛要来吾中国,此祥瑞兆也,故而才修寺院兴佛教塑佛象,天下寺院修齐功果圆满,无人看守香火敬礼佛象。皇后娘娘奏曰:“我主龙恩,万岁将天下犯人赦释提在寺院削去头发,改名僧人看守佛祖香灯赖佛逃生,故曰僧人,皇恩赦释因名释教与佛何干,自称和尚是佛门弟子,后至梁武帝遵从释教,拜志公和尚为师,将江山丢舍,后来饿死台城,有诗为证:梁帝当日拜志公,失吊江山一场空,后因台城饥饿死,那是和尚保驾功。
我道家七十二位祖师,留下七十二样手艺养人度日,救济群生。
太上老君留下金木水火土,万物运用时刻行之。
少阳祖师留下打造金银铜铁锡器等项。
轩辕黄帝留下棉花造衣。
陈平子留下纺线。
玄女娘娘留下织布。
歧伯留下地。
赤松子留下修桥铺路。
孙真人留下医道疗病。
杨武仙师留下画工。
郑元子留下塑泥象。
吴道子留下丹青。
房玄真人留下船舟渡人载物。
姜瑞先生留下盖房造碾磨。
洞宾先师留下做黄酒。
苍颉先师留下字迹。
广成子老祖留下计法。
华陀先师留下收水接骨连皮削匠。
文伯仙师留下烧砖瓦造壶器。
徐庶留下地雷火炮。
孔明留下火攻战策。
徐茂公留下枪刀箭。
鲁班留下石木二匠修房造屋。
陈抟老祖留下雕工刻像。
雷震子留下打洞。
田真人留下造笔墨。
蔡伦仙师留下造纸。
邓通先生留下造钱。
白皮先师留下皮匠消造皮货。
杜康仙师留下造酒。
葛洪仙师留下靛苗。
文仲子留下面。
无量祖师留下打油点灯。
黄石公留下阴阳二宅三略兵法。
姜子牙留下六韬兵书。
王禅老祖留下飞腾破阵。
孙宾留下烧炭造靴袜。
真定子留下篾匠。
鲁公真人留下烧坛罐。
雷公真人留下烧瓷器碗盏。
静修真人留下做伞造锅。
刘蟾仙师留下天平戥子。
罗真人留下剃头。
梅葛二仙留下染房造胭脂颜色染布。
武夷子留下定尺秤。
淮南子留下做豆腐熬糖。
织波祖师留下丝绢造罗筛。
西陵仙女治绸缎。饶仙师治甲子。
娄景仙师治地支定时辰。
袁天罡留下算命卜卦。
麻衣仙师留下看相。
周公留下罗盘。
郑庭子留下筛子簸箕。隶首留下算盘。
神农留下草药。
刘仙子留下车辇。
其余难以说尽,想我道家留下七十二行手艺,养人济世生财利用。你僧家又留下什利人济物之事来的,……你佛家留下生老病死苦……。我道家留下金木水火土养育群生,自天子至于庶人诸般形色,谁不是五行所生也。有诗为证:五行聚来天地根,包罗万象及群生,诸般皆是五行气,天地阴阳从此生。
你佛家论说起来还从我道门所出。
太上元始天尊十大弟子设立佛教后,留下七十二门引人,入门男女不迷真性。
太上大弟子玄曜真人化为毗卢佛,
二弟子紫虚真人化为燃灯佛,
三弟子太极真人化为弥勒佛,
四弟子玉鼎真人化为药师佛,
六弟子玄皇真人脱化阿弥陀佛,
七弟子宝相真人脱化文殊菩萨,
八弟子慈航真人脱化观音菩萨,
九弟子普贤真人脱化普贤普萨,
十弟子保玉真人脱化地藏普萨。
元始天尊弟子设立十教各分十位,具受玉帝勅旨封为佛,本是天尊一气发生三友分为三教,世人不知阿弥陀佛是什么出身,乃是西域天尊一气发生六弟子玄皇真人,脱化净梵国王宫中为摩那太子,甲午年四月初八降生,长至十岁亲舍皇宫入山修道,四十九年方成佛祖出于西域,回国后真法传于中国,祥光现于周朝,金身梦于汉帝,闻玉帝封为西方极乐世界,镇守西方化度众生超度亡魂,又在灵山说法感动众生,男女皈依佛门礼忏法华金刚。
我祖太上老君恐怕众生迷昧,真性失其寂灭,又使尹喜真人化度众生,参玄悟道方成正果。”
天师这篇言词,说得释家国师僧人羞愧难当,无有半言回答,合十而退,文武喝彩,称道为尊!
宋仁宗皇帝御笔赞道:三教内中道为尊,上古原是天地根,生人生仙生世界,立玄化释定乾坤。
圣驾回宫,文武散班。
节录(四川灌县青城山上清宫东华殿)
道历四七零九年